今年中秋公司搞了个编程60小时的活动,实际上是在从周五晚上八点到周一早上八点这块时间内几名同事共同完成一个系统的demo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感悟想要记录下来。 首先,由于在生产环境部署并且公司的网络限制很严,只能在发布后才能验证,除了前端页面,其他功能几乎无法调试。另外,开发和发布的地方分布在两幢楼,这给开发、验证、修改增加了很多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手段包括查看服务器日志,由于生产环境只有控制台的权限,也只能从网页上查看日志。生产环境采用集群部署,要查看服务器的日志要逐台服务器去查看日志,因为不知道服务被分配到了哪台服务器。这里优先考虑的操作应该为停掉其他服务器,只留一台服务器用于查看服务器日志。开发过程往往由于一些惰性心理,不愿意做出改变,还是希望可以按照正常流程,开发、打包、发包这样的流程走下去,不愿使用一些在流程外却有效的手段,仿佛有一些走出常规就会出事的恐惧感,这是自己的一种心理障碍吧。 另外,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webservice、spring等技术,虽然对这些技术不陌生,以前时间充裕的时候也都编码过,却发现有些以前遇到的问题,只注重解决问题,没有记录下来,也没有明白其中的原理。再次遇到问题,解决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在密集开发的过程,一些小问题被放大了。 还有对于开发过程中,有向完美主义的倾向,有时会忽略掉任务的重点。这一点其实也挺拖慢进度的。还是练习太少了吧。对程序逻辑的设计还不够冷静,对业务的生疏加重了逻辑的混乱。写日志的方法应该更通用,但由于日志的字段很多,面对不熟悉的表结构设计,没有时间进一步全面了解,应该尽快先把功能开发出来,再确认关键字段。 以上。